2021年10月12日,武夷山國家公園正式設立。為了保護好武夷山國家公園,推進人與天然和諧共生,
2021年10月12日,武夷山國家公園正式設立。為了保護好武夷山國家公園,推進人與天然和諧共生,福建省南平市創造性提出了打造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以國家公園紅線為基准線,在1001.41平方公裡的國家公園外,劃定4252平方公裡的協調保護區、交融發展區,用環帶這個“外圈”更好地保護國家公園這個“內圈”,通過圈內圈外協同聯動,更好地坚持天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好性,避免國家公園“孤島化”。環帶覆蓋武夷山、建陽、邵武、光澤4個縣(市、區)、31個鄉鎮(大街)。環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是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的標志性項目,途經武夷山市、建陽區11個鄉鎮40個村,串聯起燕子窠、青龍大瀑布、朱子林、考亭書院、建盞文創園等近60處“打卡點”。為進一步提高環帶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推動環帶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国际級旅行目的地、福建會客廳,南平市環帶辦、南平市委宣傳部、南平市委網信辦聯合舉辦“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主題短視頻大賽”。
1.天然風光類:展现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范圍內的獨特天然風光、杰出動植物生態等﹔
2.人文歷史類:展现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范圍內以及沿線縣市、鄉鎮的人文歷史景觀、特征文明遺產等﹔
3.小故事類:以講述小故事的方式展现環帶建設給沿線鄉鎮、村庄、居民群眾帶來的積極變化,體現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高。
全國范圍內對短視頻制造感興趣並自願恪守本次搜集活動一切要求的個人或團隊。若參賽選手有多個不同題材視頻允許屡次投稿。
契合規則(10%):參賽著作是否依照大賽規則,包含短視頻時長、配文、報名资料提交是否完好等。
通過專家評審打分排序,依照總成績排名評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同時前50條優秀著作在“行走環帶·發現夸姣”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主題短視頻大賽專題上展播。
(3)拍攝方法、器件不限,橫屏、豎屏均可,字幕為簡體中文,不帶角標、台標、水印或標識﹔
(4)著作分辨率:橫屏分辨率不得低於1920×1080(16:9),豎屏分辨率不得低於1080×1920(9:16)。如用手機拍攝,請調至最高分辨率﹔
(5)橫屏或豎屏統一於視頻左上角增加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LOGO(詳見文末二維碼1)﹔
(6)碼率:著作輸出碼率不得低於100M,需保証播映器全屏方式播映明晰﹔
(7)參賽著作需在交际媒體渠道(例如:微信、微博、抖音、小紅書等)進行發布,可選擇單個或多個渠道發布,並帶上話題#行走環帶·發現夸姣,發布鏈接需附在報名表內。
(1)參賽作者有義務保証對其供给的參賽著作具有原創性,享有彻底的、排他的著作權,嚴禁剽竊、抄襲(已獲獎著作不能參賽),触及法令責任由參賽作者自行承擔。如有侵權及發生法令糾紛,主辦方有權撤销參賽者參評或獲獎資格﹔
(2)著作一切權歸參賽作者一切,主辦方根據需求享有對參賽著作的方式復制權、網絡傳播權、展覽展现權以及對參賽著作進行匯編的權利,不再另行付出報酬﹔
1.參賽著作以個人或單位名義報送均可,單位可統一報送多個參賽著作,相關信息務必填寫完好。
2.參賽著作以電子版進行提交,須單獨树立電子文件夾,文件夾內包含相關资料,包含:
(1)參賽著作(著作地点電子文件夾及著作電子版名稱命名格局:“《著作名稱》-報送機構名稱/個人名字”)﹔
(3)橫屏或豎屏拍攝均統一供给一張豎版1080×1920(9:16)展播封面﹔
4.征稿郵箱:(截稿時間以郵件發送時間為准),郵件標題注明“《著作名稱》-報送機構名稱/個人名字”。
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